肩頸或腰酸背痛乍看是不會要人命的小問題,但不論是急性發作或是衍生成慢性疼痛疾病時,都會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。肩頸腰背酸痛的成因很複雜,若是沒有找到病因「對症下藥」,有時一痛就是十幾年!
臺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、臺大醫學院復健科臨床講師王薏茜,接受《好健康》雜誌諮詢時指出,現代人肌肉疼痛十分常見,其中常見的肌肉疼痛原因之一為「筋膜疼痛症候群」(myofascial pain),簡單的說就是肌肉局部的過勞,因為肌肉過度使用、持續收縮所造成的乳酸等代謝廢物沒有完全被排除掉,導致局部的肌纖維緊繃、酸化、痙攣。
這種疼痛和神經痛一樣,都會傳導到遠端,造成大範圍的不舒服,但是它和神經痛又有相異之處,神經痛的特色是燒灼、電擊、針刺、麻癢的感受,而肌肉的肌筋膜疼痛則是鈍痛、悶痛、壓力感、緊脹感,酸痛感覺既深層又持續,難以定位。
筋膜疼痛症候群可以發生在所有常用的肌肉,成因可能是患者使用習慣不當,造成局部的肌肉纖維過勞;也有可能是因為局部的關節或肌腱有慢性受傷,導致傷處週邊的肌肉長期處於緊繃狀態來保護受傷的關節和肌腱,最後演變成次發性的筋膜疼痛症候群。
拉筋可緩解或採局部激痛點注射
治療的方式有很多,患者可選擇自我拉筋運動,來緩解緊繃的肌肉纖維及筋膜,並強化其週邊少用而萎縮的肌肉,以求均勻健康地使用所有肌肉。然而,若拉筋的方向不對,沒有拉到正確的肌肉纖維,或強化的動作不對,沒有強化到萎縮的肌肉,效果就會不好,甚至會惡化症狀。
為求自我運動的成效良好,可以考慮先求診復健科,學習正確的運動治療。此外,搭配適度的口服肌肉鬆弛劑、熱敷、超音波、電療等物理治療方式,也可以提升治療效果。如果上述方式還不能解決,還可進行局部激痛點(Trigger Point)的注射,直接把麻藥打入肌肉緊縮的激痛點,強迫肌肉放鬆、減輕局部的肌肉壓力,讓局部的血流灌注增加,提高局部的氧氣供應、並帶走原本堆積的乳酸等酸性物質。
另有一種做法是源自日本的筋膜鬆開術,在超音波導引下,注射各種醫用液體以沖開肌肉之間互相沾黏的筋膜。也有醫師會使用增生注射療法或肉毒桿菌素注射,治療手法非常多樣,可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法。